7月29日上午, “網友看南寧”系列活動活動再次出發。這一次,南寧新聞網、老友網、時空網等多家媒體的網友走進了南寧市地下綜合管廊,參觀了解南寧市地下綜合管廊和市區防澇預警監控信息系統,對南寧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新舉措、新成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VR身臨其境體驗南寧地下世界
網友參觀長虹路地下綜合管廊。
當天上午,網友們先來到長虹路地下綜合管廊。在這里,管廊辦工作人員向網友們介紹了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建設情況。據工作人員介紹,2016年5月,南寧市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在全面推進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建設中所探索出的成功經驗,將為東盟各國城市建設提供借鑒,也為我國建筑裝備及技術走向東盟提供展示平臺。
參觀四艙廊體現澆結構示范區。
南寧鳳嶺北片區2013年結合火車東站建設,管廊與道路開始同步建設,實現了管廊成網成片,現佛子嶺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110千伏電力管線及長虹路地下綜合管廊項目DN600給水管均已入廊使用,原本立于道路中央的高壓電塔、水泥墩均已被拆除,還路于民,保證了道路安全通行。
網友戴上VR眼鏡體驗安全體驗館項目。
綜合用電項目體驗。
在地下綜合管廊中央控制室,現場的VR安全館體驗項目、安全帽受到沖擊的體驗和綜合用電體驗引起了網友們極大的興趣。不少網友紛紛戴上VR眼鏡,身臨其境地進行項目體驗,網友呂先生在體驗過安全帽撞擊體驗的項目后說:“這個體驗還做了減震措施,戴著安全帽被打一下都覺得有點懵,如果在地下施工被重物打到真是不敢想象,施工人員為我們的城市建設付出了太多!”
參觀南寧市市區防澇預警監控信息系統
參觀南寧市市區防澇預警監控信息系統。
隨后,網友們參觀南寧市市區防澇預警監控信息系統。“南寧市市區防澇預警監控信息系統作為全國首個建成驗收的海綿防澇信息系統,是一個集感知、分析、服務、指揮、監察“五位一體”的智能化城市防澇預警監控系統,運用GIS技術、物聯網在線監測技術、建模分析技術、大數據技術等先進技術手段,構建市、區兩級科學防澇應急指揮體系,提高內澇應急處置能力,預防和減少暴雨和內澇造成的災害損失。”在市城管局數字化科工作人員了介紹。
網友們觀南寧市市區防澇預警監控信息系統。
南寧新聞網網友陳女士說:“我是老南寧人,現在住在廣西區圖書館附近,以前那附近有幾個澇點,下雨漲水的時候上班非常不方便,但是近年來,我深刻體會到南寧巨大的變化。今天參觀了地下綜合管廊和防澇預警監控信息系統以后,我覺得咱們南寧很重視排污排澇工程,對我們老百姓來說,這是很好的民生工程。作為一個老百姓,我看到現在一切都是很現代化的管理,覺得生活在南寧越來越幸福。”
當天上午,活動還沒有結束,已經不少網友向記者打聽下次“網友看南寧”系列活動的相關信息了,網友梁先生當天帶著自己的父母來參加活動,他告訴記者,能夠用這樣的方式讓父母看到這座城市的建設和管理方式,自己也很開心,希望以后能參加更多這樣的活動。
評論列表